歡迎光臨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網站地圖發布者: 沃博 時間:2023-09-05 14:35:52
ISO認證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頒發的一項國際認可證書,它能夠證明企業的品質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或者其他相關方面符合要求。然而,雖然ISO認證對企業在提升聲譽、改進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好處,卻仍然有一些公司在拿到ISO認證證書后卻宣稱“ISO認證沒有用”。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呢?本文將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一些公司認為ISO認證只是一紙空頭證書,不存在實際意義。對于這些公司來說,他們可能是追求表面形式,只注重過程和結果的形象化,而忽視了實質的內涵和效益。實際上,ISO認證并非只是簡單的取得證書,而是通過實施和持續改進的過程,使企業內部管理更加規范、高效,并為企業提供了解決問題和提升績效的工具和方法。
其次,一些公司可能在取得ISO認證后未能充分發揮其價值。ISO認證需要持續維護和改進,而有些公司可能僅僅是滿足了獲得認證的要求,卻忽略了后續的認證維護和改進工作。ISO認證的真正價值在于幫助企業建立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促使企業不斷提高,因此,只有在認證后持續進行改進和優化,才能真正發揮ISO認證的價值。
另外,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對于ISO認證的誤解。ISO認證并非可以立即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業績改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實施ISO認證之前,公司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并與認證機構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ISO認證需要企業全員參與,注重團隊合作和持續改進,只有追求真正的**,才能終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聲譽提升。

ISO真的沒效嗎?
答案是有效!那ISO 9001的有效性表現在什么地方?
ISO 9001叫質量管理體系,那它的有效性當然是在質量管理方面,你用質量管理體系來要求提升經營整體業績,那效果當然差了,ISO只是提升整體經營業績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只能為經營業績出一份關于質量方面的力量。它的有效性體現在質量控制方面。
我們可以從兩個具體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1、從目標的角度看;
2、從企業整體經營體系的角度看
從ISO目標的角度看:目標不一樣
ISO提出的目標也是關于質量的目標。而經營業績目標包含:銷售額、市場份額、公司規模、產品和服務質量、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人力資源規劃等等。
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那ISO 9001的成熟框架是絕對不二的選擇。
但如果要提升經營業績,那僅僅是做ISO 9001是遠遠不夠的,提升質量做質量管理體系,那要提升經營業績那就要打造經營戰略管理體系。
從企業整體經營體系的角度看
第一,什么是經營戰略管理體系?
經營戰略管理體系就是企業戰略系統頂層設計。打個比喻:企業就好像是航行在大海里的一艘船,戰略頂層設計就包括:1、航行前確定航行的任務,2、航行方向和目的地,3、航行的總體時間,4、選擇船的類型及大小,5、船上的隨行人員安排及分工,包括舵手,水手,廚師等。這就是經營管理體系,也就是企業戰略系統。
第二,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經營戰略體系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呢?
經營的工作是策劃,管理的工作是執行。而ISO9001就是跟據戰略要求,來進行系統科學的管理,安排好工作內容,為達成整個航行任務提供一種有力的支持。當然了,要提供有力支持的前提是你真正的認真推行了ISO 9001。那對于沒有認真做ISO 9001的企業來講,那可能就是普通的支持了,有的甚至是連支持都算不上,在幫倒忙,因為各個部門整天都在扯皮嘛,這種情況就導致戰略無法實現。
所以,從整體來看,決定整個航行任務的成功與否,最關鍵的因素是任務和方向。沒有任務,就無法起航,起航了沒有正確的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沒有用,南轅北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可是那個人確往北走,馬再精良、路費再多、車夫技術再好,只能越來越遠。其次是工具的選擇,再次是航行過程當中的具體工作安排。而科學的工作安排和嚴格的執行是戰略實現的加速器。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就是這種加速器!
第三,什么是戰略?
經營戰略體系就是戰略系統的頂層設計,講戰略體系,那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戰略?現在商業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30年的那種粗放式經營模式已經失效了,靠那種膽大就能做生意、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現在開始,往后的30年,將會是知識型、智慧型的經營模式了,以后必須靠戰略取勝。
雷軍說:戰術的努力彌補不了戰略的失誤。
戰略的角度決定事業的寬度。
什么是戰略?戰略就是有預謀的行動程序,預謀就是提前就設計好了的意思。目的、目標、路徑非常明確。所以戰略有兩個特性:
1、以終為始:你要去哪里?你想做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定目標。目標界定,路徑清晰,我要完成什么任務,要預先設定好**任務再反過來準備資源和程序。以終為始是以**目標為導向的行動觀,定好100萬的銷售目標,再想辦法去找資源,找渠道。為了實現最終目標,有時候不得不犧牲一些眼前利益;
2、以果為因:你為什么要做這事?你想要什么樣的結果,你想獲得什么?逆向思考,預設未來(愿景),我將來要做到什么程度,具有什么樣的影響力,那現在就要有預謀的進行布局。不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而是想得什么果,去種什么因。如果想收獲1萬斤糧食,那你就要想辦法種10畝地,這就是逆向思維。以果為因是以收獲最終勝利之果為導向的邏輯觀,來布局現在。
孫子兵法的思想就是先勝而后戰,就是預謀和準備勝利的條件了再開戰,這就是戰略。
有個做汽車保養的平臺,商業模式非常好。線上線下結合,快速做到全國市場覆蓋。可是我去線下體驗太差了,去了第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一個小保養要等3個小時。接車流程混亂。客服服務也混亂。那些客服人員好像沒事干似的,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接,全部要重新說一遍。所以,管理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形,是軍形,就是整體實力,比如規模,士兵素質,裝備等,這些整體實力的表現,就是形。比如一個人長的很魁梧,很壯,很聰明,這就是形,形要靠積累、訓練。
勢,是兵勢,就是勢能,是一種能量。勢能分為三種,一種是物理勢能,一種是心理勢能,一種是態勢。物理勢能一般是運動產生的,比如一塊石頭居高臨下往下滾,重量加速度力量非常強大,從30樓丟個雞蛋能砸死人,這就是物理勢能。心理勢能,就是一種自信,說一個人好有氣勢,胸有成竹就是一種心理勢能的表現。態勢,就是趨勢,這是大環境,大背景決定的勢能,有時候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人造態勢。這種勢能最強大,勢不可擋。戰略執行的時候要靠形,靠整體實力的積累、訓練。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問題要靠勢解決,比如員工的心理氣勢,業務流程優化的“物理之勢”來解決。勢,要靠造。
傳統戰略體系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發展戰略,第二個層次是競爭戰略,第三個層次是職能戰略。由于篇幅有限,關于經營戰略體系只能在這簡單的介紹一下。
友情鏈接:
Copyright?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88590號
技術支持:萬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