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網上申報資料(申請平臺:mfi.apple.com),蘋果公司根據資料進行第一輪篩選。”要順利闖過第一關,企業首先必須滿足如下條件:有較大的生產規模;擁有自主品牌;品牌在業內有較高的地位(主要表現為各類榮譽);曾為其他國際**企業供貨;研發人員達到蘋果要求的人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能夠出具企業在各方面運營足夠規范的證明。申請者一定保證申報資料的真實性,因為蘋果都會一一核實。
事實上,大部分配套產品制造商倒在了第一關。
  第二關,申報研發計劃。蘋果MFi有嚴格的管理規范,為蘋果生產的每一款產品,在研發階段就必須向蘋果公司申報,否則將不予認可。而且一項產品研發計劃要得到蘋果公司的首肯,沒有一定的研發實力是很難做到的。
  第三關,認證。MFI、ACSP、ISO8000...除了蘋果自身的認證系統,企業還被要求獲得來自各級機構,涵蓋質量、環保、人權等多方面的認證。而每申請一個認證,往往都需要一段時間,整個授權周期也因此拉長。
  第四關,自測。在進入生產環節之前,企業必須先購買生產所需的配件,而特定配件的生產企業是由蘋果指定;產品成型之后,企業需要自掏腰包購買蘋果產品進行兼容性測試。
  第五關,送檢。產品將先后被送到位于深圳、北京的指定檢測點,通過兩次檢測之后,將遠渡重洋,出現在蘋果公司總部的檢測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