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
網站地圖發布者: 沃博 時間:2023-06-28 16:43:28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不是指簡單的標準換版工作,而是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制度的系統性升級,帶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面升級,引導全員、全社會、全方位、全過程參與質量管理,讓各相關方(包括企業、消費者、供應鏈等)從質量提升中受益。具體內容包括:
引入分級認證模式,體現管理水平的差異化
引導企業靈活運用**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管理等多種質量管理方法,將質量管理與質量績效緊密結合,探索建立分級認證制度,推動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不同級別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認證樹立質量管理標桿企業,并使不同管理水平的企業都樹立清晰的質量管理“晉級”目標。
開展行業特色認證,滿足行業特定需求
針對不同行業的生產工藝、管理模式及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認證機構、上下游供應鏈及相關各方在ISO9001基礎上開發建立體現本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認證制度,使之更加契合不同行業的質量管理特定需求,如“A+B”模式或“AB融合”模式。國際上針對汽車行業的TS16949認證就是AB融合模式。
整合多個管理體系,提升綜合管理效能
引導企業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融入環境、職業健康、創新等其他管理體系要求,建立一體化的整合管理體系;探索開展“多項目合并審核”、“一站式服務”的整合管理體系認證,通過整合認證項目、優化認證程序、創新認證方法,減輕企業認證負擔,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提供質量診斷增值服務,滿足企業多層次質量需求
利用認證機構的專業優勢,如多年積累的質量數據資源和經驗豐富的專業審核員,在認證過程中為企業進行質量診斷,不僅出具認證證書,還出具質量診斷報告,幫助企業查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應用新技術變革傳統認證模式,優化質量管理工具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風險管理等新技術,對傳統的認證模式與方法進行變革,例如采用遠程審核、非現場的數據分析等方式,提高審核效率和評價精準度。
打造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是為質量提升行動提供了有力抓手,為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徑,有助于整體提高我國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二是帶動了質量管理方法、工具的創新發展,凸顯了認證認可、標準化等質量技術基礎的作用,是質檢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質檢管理改革創新的成果體現。
三是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質量管理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國際上提供了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一整套質量提升優良實踐方案,為后續制定我國主導的認證模式和標準規則奠定了基礎,從而加快推進認證認可強國建設。

依據國家認監委《關于開展打造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試點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個人以為是十分必要。這對于每一個認證機構和認證從業人員都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
其一,通過認證升級使認證市場得到進一步細分,更體現和實現分工專業化、認證審核深入化和科學化、服務的優質化,從而達到真正全面提升客戶的質量管理水平和體系認證的社會認可度的目的。
這就會使部分認證機構迫于資源、信譽等方面的原因或退出認證市場,或只從事某一個或幾個自身專長的行業的認證工作;從而避免了各認證機構之間的無序競爭,對進一步規范認證市場提供了條件,也為認證監管提供了資源上的保證。
其二,認證升級對認證機構也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對認證機構審核人員的能力的挑戰。
2015版標準已經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其中主要變化,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1、名義上還是“質量管理體系”,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組織管理的方方面面。是沿著這樣一條主線展開的:經營環境的分析——風險機遇的識別、控制和利用——愿景、方針和戰略的確定——目標和績效指標確定——實施措施的確定(針對目標指標實現所需的組織構成、職責權限、資源需求提供、具體實施過程的5W2H策劃等)——對實施措施和目標指標等績效的考核評價——對發現的偏離和問題的改進。這是一個完整、規范的組織管理的概念,即“大質量”的概念;也已經與**績效管理非常接近了。
2、體系標準與以往的另一個突出變化就是,要求標準的各項要求都應“融入到組織的核心業務”中。也就是說,組織的管理活動應按標準的要求組織實施,杜絕“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張皮”情況。
如此,就要求認證審核人員不再僅僅是一個標準條款的專家,而應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具有相應的工作經驗,并善于發現問題和識別問題本質的能力。這對認證機構和審核人員確實是一個挑戰。不能贏得這個挑戰,也許對認證機構生存發展和審核人員的職業未來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其三、對于“試點工作通知”列舉的五項工作任務,個人認為認證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資源和能力做下列選項:
1、參與認證行業的市場細分,突出認證機構的行業特點,這是一個趨勢。對認證機構現有特點、資源和能力做一個全面分析,在基礎上識別內外部優勢、風險和機遇,確定一個或幾個行業為主要市場,從而體現在這些行業的認證優勢。最好是從以往認證審核的歷史、審核人員的經歷經驗、客戶和監管機構的反饋等方面進行分析,識別自身優勢,確定細分市場。
2、審核的分級是重樹認證的社會信任的必由之路,也是對認證機構能力的一種檢驗,同時也是對認證組織的一種分類。一個以產品和服務品質提升為己任,努力做好自身的質量管理,爭取或獲得政府質量獎的組織;與一個“兩張皮、買證書”的組織,對管理體系的認知、實施,及取得的績效是絕對不能等同的。故認證機構在進行審核活動時可以考慮審核分級的選項。分級可以分成五級或五星,其中:
一星:組織初步符合管理體系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各項要求;
二星:在一星的基礎上,實施了其他更先進的管理方法,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星:在二星的基礎上,已經實施**績效管理,并在取得了相應的管理成效,持續改進活動扎實有效;
四星:在三星的基礎上,各項績效達到同行業先進,乃至“標桿”水平;
五星:在四星的基礎上,初步具備申請**績效獎勵或其他“質量獎勵”的條件或資格;甚至于已經獲得了這些獎項。
3、增值服務是認證機構進一步在市場站穩腳跟,謀求發展的關鍵。如能做好前兩項工作,客戶市場就比較穩定了,信任程度也比較好建立。
增值服務性的工作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定期標準培訓、協助指導組織內審、組織內部過程變更的策劃指導、其他管理體系的建立指導、**績效模式的建立指導,以至于各級質量獎的申請和預評價等等。
服務的增值是客戶的感受,同時也是認證機構的收入。穩定的客戶、信任程度的提升,可以減少市場拓展的成本,是經營收入的穩定部分,是認證機構謀求發展的基礎。
其四、體系認證的整合不是什么大的問題,多數認證機構具有多體系認證資格的,這個問題都能解決。
現在,質量/環境系統標準已經整合了;不久,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也要整合進來。比較難一點的似乎就是在這三個基本體系的基礎上,對3C、十環、社會責任、內部控制、信用管理等體系的整合。其實,個人認為,跳出原有的單一體系思維框框(2015版質量體系標準已經跳出原有的框框了),從組織管理的實際出發,制定管理制度時多參考或參展其他認證標準的要求,在制度上規定明確、實際執行有力有效,就達到整合的要求了。
至于整合后的體系審核,還是那句話:對審核人員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只要審核人員具有這些能力,就可以滿足整合體系的審核要求。
友情鏈接:
Copyright? 佛山市沃博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1088590號
技術支持:萬迪網絡